原标题:“第一笔新订单给了我们很大动力”
▲万测公司多个部门员工正在临时办公室中紧张工作。
▲义工将水果、衣服等物资送进安置人员所住酒店。
12月26日,在光明新区“12·20”滑坡事故现场,搜救工作仍在昼夜不停地进行。在这次事故中,有多家企业本身也受到影响,但在这个关键时刻,他们不等不靠,主动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,尽快复工,安排员工上岗。
首家复工企业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
厂房正装修 收到新订单
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(下称“万测”)是此次滑坡事故中第一家复工企业。12月26日下午,深晚记者来到该公司的新厂房走访时获悉,他们24日搬进“新家”,25日便迎来万测第一份采购合同。
万测是“12·20”滑坡事故中的受灾公司,公司厂房在这次事故中被冲倒掩埋,公司共328名工人,除了一名叫王东的工人处于失联状态外,其余工人都平安回归公司。12月24日,该公司在公明塘尾社区找到合适厂房,当天14时,接受救助安置的123名员工全部搬出酒店及安置点,住进厂区宿舍。
一个月后所有员工将复工
万测公司的新厂房在公明塘尾社区水库路9号,主要由两栋约两层楼高的厂房和一栋厂房内约2000平方米大的空间构成,这些厂房内目前还是空空荡荡,工人正在装修。其中一栋厂房的一楼是公司的临时办公点,里面放着两排电脑,约有10台,员工十分忙碌地工作。
万测技术副总裁黄星介绍,新的厂房面积共有9000多平方米,比公司原来在柳溪工业园的厂房还要大。公司自24日搬进新厂房后,25日就已复工,一边给材料供应商下单,一边在布置新的厂房。“公司主要负责装配和调试,生产的工序在供应商,我们的订单重新外发,说明我们开始进入生产流程。”黄星说。
据了解,目前,该公司财务部、物控部、采购部、营销部、客服部的员工已经恢复工作。据黄星估计,1个月后,所有的员工都将开工,3至5个月后,基本恢复事故前的产能。
在临时办公室内,物控部工作人员薛广兴正盯着电脑查看一些数据。薛广兴2011年来到公司,他希望公司可以尽快正常运作起来。“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更有责任感了”,薛广兴说。
在离厂房100米左右的另一栋建筑的4楼是该公司的员工宿舍区。据了解,这一层楼共16间宿舍,59张床,118个床位,每张床上都铺上了崭新的四件套,房间里正在进行热水器的安装和卫生间的改造。“现在员工宿舍条件还比较差,我们正在尽力改善中”,黄星一边带着记者参观,一边解释道。
记者到访时,一些员工已外出,一些人在宿舍。员工丁炽锋告诉记者,公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重建挺不容易的,身为员工他要“有力出力”。丁炽锋说,这几天员工们还是会放松一下,他们会打打牌,或者在宿舍附近的篮球场打打球。
公司收到订单振奋人心
万测24日搬进“新家”,25日便迎来第一份采购合同。
说起这份来自大连的订单,黄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尽管这笔订单不大,只订购了一台设备,价值8.3万元,但对于刚刚复工的万测来说,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儿。“说明我们的客户信任我们,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”,在正准备装修的新厂房里,黄星如是表示。
黄星说,事故发生后,万测立马在其官网上发布“告客户、供应商书”,并且向每一位客户坦诚交代了万测的处境,“我们都和客户讲了,未发货的设备估计要推迟3个月发货时间,没有隐瞒。”客户都信任万测,这第一笔订单就是最好的见证。
除了振奋人心的第一笔订单,25日,一支来自江西的客户考察团也让万测信心倍增。黄星介绍,该考察团此行目的是到公司考察,准备采购新设备。虽然该公司新厂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,考察团看不到公司的设备,但是他们还是来到新厂区参观考察。黄星说,考虑到公司的难处,考察团决定先去他们在广州的一家客户那里看设备。“这是大家对万测的信任,因为以前用过万测的产品,觉得好,所以这次想进一批新产品,他们有很大的意向,要给我们下订单。”
这些陆陆续续的订单、考察,正是万测恢复的迹象,也是深圳这批受影响企业“东山再起”的好苗头。
本版文/图:深圳晚报记者 江田力 王彦入 见习记者 王飞翔 李珣
统筹:深圳晚报记者 丁荡新